推动居民自治 共建美丽家园



地面平整干净,凉亭粉饰一新,沿墙摆放的垃圾桶外表一尘不染……经过创卫改造,阳泉宾馆二小区环境大为改善,更关键的是,小区居民自治管理使好的环境得以保持。

经过创卫综合整治,位于洪城河路上的阳泉宾馆二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4月30日,83岁的居民蔺茹兰坐在小区门房前悠闲地晒着太阳:“你看现在多好,以前哪有这么好的环境!”

阳泉宾馆二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有3栋楼,82户人家。由于建成时间长,小区地面早已坑洼不平,而且沿墙的绿化带自冬青枯死后,也变成了居民的菜园子。小区内原本有一个观赏水池,则成了垃圾池。

创卫工作开始以后,社区组织保洁人员、低保户和志愿者,不定期地上门打扫卫生。随后,社区又组织工程队粉刷了小区楼体、硬化了地面、清理了垃圾死角,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小区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如何让改造后的成果更加长久地惠及居民?

“在小区改造的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因势利导,引导居民自治,共同维护创卫成果。”青年路社区主任徐卫华给出了答案。

在此过程中,青年路社区通过拨打电话、入户走访、张贴通知的方式,发动每个单元的居民推选一名代表,组成业委会聘请物业进行管理。“但居民代表并不容易选择。很多居民是同一个单位的人,平常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想得罪人。而热心的居民多数是老年人,腿脚不方便,也无法承担大量的日常管理事务。”徐卫华说。

于是退而求其次,青年路社区于去年11月组织10余名热心居民成立了卫生自治小组。在此后的3个多月里,自治小组每周都会主动打扫小区卫生,有些成员临时有事,还向社区请假告知,这种模式成了社区巩固小区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

但好景不长,由老年人组成的卫生自治小组部分成员因天气转凉,无法坚持参加劳动,70多岁的楼院长牛桂英等人便向社区建议雇人进行管理。

成立业委会的想法无法达成,卫生自治小组也不能长久坚持,接下去的路如何走?青年路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居民的想法,围绕方便节省的思路,提出三种方案:安装蓝牙起降杆;安装大门;雇人管理兼保洁。

通过调查,社区初次征求到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嫌安装蓝牙起降杆费用太高;安装大门嫌开关麻烦。社区因势利导,将方向放在了第三个方案上,雇人管理兼保洁,让卫生和安全工作能得到兼顾。

市场上雇用看门人的费用多在每月千元以上,居民平摊费用太高的话难以收取。经过和居民协商,暂定每户人家收取10元钱,除去空置的房屋,小区内大约每月能收取700元左右的费用。

在这个费用范围之内,社区发动居民自我推荐,同时社区也在辖区内物色合适的人选。

“这时,我们想到了63岁的小区居民高振起,他是卫生小组的一员,为人比较热心,退休后,经常义务打扫小区卫生。我们向他征求意见时,提到每月700元左右的费用问题,高师傅表示可以接受,并于今年3月正式上任。”徐卫华说。

随后,社区配合楼院长上门收费,交给高振起。而且,社区打印了收费明细空表,由高振起登记公示。慢慢地,经过近三个月的运作,居民开始自觉交费,小区的管理步入正轨。

“直到现在,小区的环境保持得非常不错,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小区管理模式,提升居民自治水平,引领卫生、文明小区管理新风尚。”徐卫华说。 (史桓昭)


上一篇:辛识平:别让墓葬乱象伤了绿水青山

下一篇: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