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名城



本网讯 扎兰屯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大力弘扬优秀文化,按照“建新城、修老城、抓创建、强管理”的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建设聚焦文化旅游,彰显文化特色。
    扎兰屯市历史悠久,经专家考证,至少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扎兰屯市域内的雅鲁河、绰尔河流域已有人类活动。1691年(康熙30年),清朝在此设立扎兰衙门,扎兰屯市因此得名。1901年中东铁路修筑通车后,扎兰屯地区人口渐繁,农、工、商各业初露端倪。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立布特哈旗,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布特哈旗改建制为扎兰屯市,为县级市。
    扎兰屯,素有“塞外苏杭”之美誉,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情特色鲜明,宗教信仰神秘幽邃,社会文化丰富厚重,民间书画、石艺、剪纸、木刻、根雕艺术享誉海内外。2011年被国家认定为“根雕艺术乡”,卧牛河镇早已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农民艺术之乡”和“农民书画之乡”。中东铁路文化、闯关东文化、北方三少民族文化在这座小城汇聚交融。小城中,保留着百年古迹和各类博物馆、民俗馆有20多家,被称为博物馆之城。城区中间公园里的吊桥始建于1905年,中东铁路通车后,公园是专供当时的沙俄贵族们享乐的场所。步入园内,叶剑英元帅的“雅鲁河畔扎兰屯,几派清流拥水村。”的著名诗句镶嵌在影壁墙上。还留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李准、叶圣陶等一大批文人墨客的诗作。新近修建的碑廊上篆刻着许多领导和文人的墨宝,处处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品位。
    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必须继承传统,发扬特色,使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继承、发掘城市传统文化内涵,使城市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该市加强对中东铁路历史街区、沙俄时期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元代、辽金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丰富地方历史文物和艺术精品收藏,打造一批体现扎兰屯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
    该市在着力做好加快推进新城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老城改造。老城区建设本着“古朴厚重,修旧如旧”的原则,延续和发展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近两年,扎兰屯市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好“两条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新的重大文化设施,提升现有重大文化设施的管理运作水平,实施基础文化设施覆盖工程,着力推进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同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制定规划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鼓励扶持工笔画、羽毛画、根艺等产业,建立若干个集产业孵化、产品交易及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姜峰)
 


上一篇:宝安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下一篇:傅园慧女子100仰摘铜 洪荒女创历史刷新表情包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