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雷达威力 解读传统文化
如果说暑期青少年社区托管班活动是团市委送给孩子们的一道丰盛大餐,那么昨天,这个餐桌上又端上了两道精致美味的菜肴:一个是“在一起”暑假公益活动之“大家小课”的军事知识“硬菜”,另一道则是由武汉博物馆为孩子们送上的传统文化“补品”。
“在一起”助力托管项目
武汉市暑期青少年社区托管项目是2016、2017年武汉市“十件实事”之一。今年由武晚传媒公益文化传播院与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联合推出“在一起”系列公益活动,其中“大家小课”,通过邀请军事专家、作家、学者、高校教授等名家走进社区、走进青少年空间,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活动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文化、动植物、军事、京剧、演讲、作家等多个方面,把严肃的题材通过大家名家老师们的精心设计,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的讲授风格,达到引导学生们轻松拓展综合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本次“大家小课”实践活动共五次,分别邀请了军事专家王红,“网红”植物学博士何瑞、湖北省博物馆博物专家杨理胜、相声名家陆鸣等名家大家。
空军预警学院博导讲雷达
昨天,第一位走进“大家小课”课堂的是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王红,为洪山区金鹤园青少年空间的孩子们讲雷达知识。
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王教授一出现在课堂,孩子们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现场也顿时热闹了起来。“我们身边的雷达在哪里?”“成千上万的雷达遍布在祖国的高山、海岛,守卫着祖国的蓝天,守护着我们的安全。我们身边最近的雷达,可以看到天河机场周围飞机的飞行情况。”王教授展示了一张探测范围覆盖天河机场的雷达回波图,“大家看,上面的这些点点,都是飞机的回波。通过雷达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为什么雷达不能探测到隐身飞机呢?”一位女同学问道。“因为隐形飞机表面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能够吸收电磁波,所以雷达探测不到。”
“同学们,许许多多的雷达遍布在祖国广袤的土地,高山、海岛、边防线上都有着我们雷达兵的身影。大家记不记得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都要向我们甘巴拉雷达站的雷达兵们致敬问好。大家现在能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不要忘记这背后是祖国国防军事力量所保障的。希望大家好好学习,长大为我们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课后,王教授表示了对“大家小课”这种活动形式的认可:“我觉得今天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我相信今天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蒙,说不定未来的雷达专家就在他们中间呢。”
博物馆老师讲读鼻烟壶文化
昨天下午,暑期青少年社区托管班的活动内容之一在江岸区五号车间进行:由武汉博物馆的专业工作人员为江岸区吉林青少年空间的孩子们和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的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鼻烟壶文化。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丫鬟晴雯感冒了,为治鼻塞而不时地闻一下鼻烟壶里的味道。一开始,武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郭维婷拿出了一个不到10厘米的精致小瓶子,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晴雯和许多文学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鼻烟壶,里面装的是各种药草。鼻烟壶的瓶身上是名家的绘画作品,打开瓶盖便散发出薄荷的香味,立刻引得现场的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凑上去使劲闻。
通过这个小小的媒介,郭维婷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制作鼻烟壶的材质、工艺和艺术成就,还让孩子们现场体验在玻璃小瓶和扇子上亲自作画。“很有意思,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工艺品。”三年级学生梦琦说,很喜欢这样的学习形式,收获了很多。
关于“在一起”系列活动和“大家小课”的更多有趣内容,可关注汉网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汉网“青少年暑期公益课堂”专区,全程体验。
记者陈玲 通讯员唐婧妮
上一篇:治理文化环境,给孩子一个快乐暑假
下一篇:西安多措并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