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統文化,就是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廣西民族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廖明君主講“多元共生的廣西民族文化”
人民網南寧3月17日電 “什麼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有講究。”“廣西的文化與所處的自然環境分不開,與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擁有的智慧分不開。”3月16日,廣西文化大講堂邀請廣西民族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廖明君教授在南寧漓江書院主講“多元共生的廣西民族文化”。持續近三個小時的講座,現場聽眾意猶未盡,被關於廣西民族文化的精彩解讀深深吸引。
多元共生的廣西民族文化,蘊藏在各民族的生產與生活習俗中,反映著十二個世居民族的聰明才智,呈現出鮮明的區域性、民族性、多樣性和活態性。講座中,廖明君從自然(地)、民族(人)、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個方面,層層推進,為大家展現了一軸絢麗多彩的廣西文化畫卷。他認為,一方水土養一方百姓,一方人創造一方文化,我們重視保護傳統文化,保護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遺產,就是保護我們文化的多樣性,保護人民群眾持續的文化創造力。“我們要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同時我們也要了解我們腳下這片土地。”
廣西文化大講堂聚焦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
廣西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歷來為世人矚目,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中外媒體即對此給予大篇幅報道。隨著“三月三”的即將到來,廣西各地開始籌備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如何深入了解廣西民族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民族文化,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廣西文化大講堂是由漓江出版社和中信銀行聯合主辦,《美麗廣西》雜志重點打造的地方文化傳播平台。講堂陸續邀請區內外各領域專家學者深入挖掘、系統梳理廣西歷史文化,精要解讀對廣西影響深遠而又切合當下議題的歷史文化,為希望了解廣西、讀懂廣西的各界人士持續提供文化的盛宴、探討的空間。(凌冬)
(責編:伍遷、龐冠華)
上一篇:【文化人物】弘扬敦煌文化的跋涉者
下一篇:痛心!四川一派出所所长因公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