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清军机处:没品也没薪水 上传下达无实权
揭秘大清军机处:没品也没薪水 上传下达无实权
发布日期:2016-03-18 来源:趣历史 作者:zouyijun 浏览次数:351
核心提示:清朝,军机处,雍正," name="keywords"><meta content="雍正七年,即1729年,清军与准噶尔部作战,军报繁多,传来传去又怕泄露军机,于是设一个临时办公室,称
雍正七年,即1729年,清军与准噶尔部作战,军报繁多,传来传去又怕泄露军机,于是设一个临时办公室,称“军机房”,后称“办理军机处”。西北战事结束,这个临时办公室却没解散,职权反而扩大,“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军机处的主要负责官员为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军机处其实不是正式机构,相关官员都是兼职的,没品也没薪水。
日常工作主要是阅读奏折,再将奏折送给皇帝过目,等皇帝朱批之后将谕旨发放有关部门去实施,然后还要将原来的奏折交还给一个叫“奏事处”的机构,乃至封柜保存。军机大臣的职能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无实权。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军机处被裁撤。
军机处在皇宫内有一个,在海淀区也有一个。皇帝逢夏就去圆明园消暑,军机处的人也得带着,不然办公咋办?所以就在附近的海淀设一个。军机处官员长期在此上班,为了上下班便利,干脆在附近置房产,也算是促进房产的发展吧。例如第一任军机大臣平郡王福彭,就在附近建了一个百亩地大小的花园别墅,这就是今天的海淀大观园。
办公条件如何?据清朝官员何德刚著的《春明梦录》记载:皇宫内的军机处也就三间房,“其屋小如舟,十数人埋头作书”,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办公室内办公,苦不堪言。吃的啥点心?目击者说:走廊上摆着一些“烧饼油扎”和几个果盘,还挺寒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很有意思,小编一直努力。请在今日头条订阅滕州全媒体。[pagebreak][pagebreak]国际足联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让很多中国人都吃了一惊。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汉书·枚乘传》均有记载。
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中的高雅活动。
水浒里高俅平步青云,源于端王府的一场皇家足球赛。
按大宋规矩,皇家足球队的直接管理机构是教坊,由宣徽院主管。专业足球队员一般配置24或32名,和杂技、歌舞、戏曲演员等一道,平时生活在左右军,属于军事编制,类似今天的部队文工团、体工大队。
皇家足球队员对礼仪要求挺高,即使是临时选派的民间队员,都得接受教坊老师的专业培训。比如统一着装、赛前奏乐,赛后赢球还要谢主隆恩,身披皇帝赏赐的锦缎。
太后、皇帝寿辰,得搞足球比赛;册命亲王大臣、节日庆典、诸王赐会,也得搞比赛;每年春秋圣节,皇家举行三大宴,宴席程序如下: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吹觱篥,伴奏……第十二,足球队上场表演。足球赛是压轴大戏。
接待外宾,还得搞足球赛。高宗朝绍兴末期,宋政府和金国使者谈判,在杭州的招待晚宴上,共动用乐工300人、百戏演员70人、筑球队员32人、摇旗击鼓专业拉拉队员40人、相扑队员15人,其中筑球赛就是有球门的足球赛(《宋史》),场面壮观,朱门酒肉,却令偏安一隅的市民心寒。
北宋有位有心人孟元老,记述了开封一场皇家足球赛盛况。左军队长苏述,带领队员10多人,均穿红棉袄上场。右军队长孟宣,带领队员10多人,穿青棉袄上场。胜队奖赏丰厚,如银碗、锦缎;输家则大不幸,队长要挨鞭子,全体队员脸上涂满白粉,像奇怪的小丑,还得向胜队敬酒。
宋朝军事一直斗不过辽、夏、金,好歹通过轰轰烈烈的足球赛,输出了一点文娱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很有意思,小编一直努力。请在今日头条订阅滕州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