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羽50年历史,从十年动乱到走进黄金时代(二)
(林建成1939年生,印尼归侨,中国羽毛球队第一代队长)
本文上半部分见《回顾中国羽毛球50年历史,从零到横扫欧亚强队(一)》
三、十年动乱阶段(1966—1976)
1966年下半年以后,由于十年动乱,羽毛球界的著名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都被下放到农村。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末能正常进行,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大幅下降,原本进入兴旺时期的羽毛球运动,一下了跌入低谷,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1972年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家体委成立羽毛球国家队。
王文教
王文教任总教练、陈福寿任副总教练,运动员有汤仙虎、侯家昌、方凯祥、陈添祥、庚跃东、陈新辉、吴俊盛、陈玉娘、梁小牧、刘小征、许惠玲等,共14名教练、运动员。
之后,国家开始了正常的羽毛球国内比赛和国际交往。
1972年,在京举行了五项球类运动会,及以后每年的全国比赛;国际交往也很频繁,出访和迎访的国家有加拿大、缅甸、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朝鲜、泰国、日本、英国、德国、菲律宾、香港、墨西哥、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中断了十年的全运会,在1975年9月13至25日,在北京重新拉开战幕。
四、恢复、斗争进入国际羽联的抗争阶段阶(1977—1981)
1972年,周总理的指示使羽毛球界教练、运动员大为振奋。经过五年时间的刻苦训练,各省市又培养出一批新人,使中国队的水平又迅速恢复到能与世界强队抗衡的地位。
1978年2月,为了抵制国际羽联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并有1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首届世界羽联举办的羽毛球邀请赛。
庾耀东
1978年11月4至7日,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泰国曼谷举行。庾耀东过关斩将,勇冠群雄,一并摘取了男单、男双(与侯加昌合作)两项王冠。庾耀东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在世界羽毛球大赛上夺得金牌的男运动员。
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以林水镜、苏米拉为首的印尼骁将先后战胜了汤仙虎、侯家昌、等老将和韩健等文革后培养的新秀。
同时,我国还被无理地排除在国际羽联所组织的一切活动之外。
如果说,我们曾以自已强大的实力被世界羽坛称为“无冕之王”而引以为豪的话,现在面对印尼队咄咄逼人的气势,“无冕之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印尼队与外界气焰嚣张,蔑视地说:“我们可以出十个人打败汤仙虎、侯家昌,可以出200个选手对付中国队,今后不要再在我们面前提中国队”。
针对印尼队的挑战,中国队的教练班子决心应战。根据我国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特点,制定出了详细的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并加以严格实施。突出了中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发展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培养队员不怕困难,灵活机动,敢斗强手的拼博精神。
1979年6月10至20日,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赛和第二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杭州举行。经过努力,我国选手又占了上风。
1979年末,在香港的中印对抗赛的遭遇战的胜利,增强了信心。
这两年间,国际羽坛上出现了两个国际性的羽毛球组织,要逼使国际羽联改变错误决定。于是,在1980年2月22至23日由国际羽联派出印尼队、世界羽联派出中国队在新加坡举行“谁是当今羽坛霸主”之战。
印尼队排出最强阵容出战。羽坛的某些知名人士认为,我们与印尼之战是鸡蛋碰石头。但是我们的新秀组成的团体经过艰苦麈战,终于不负众望,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印尼队。提高了中国羽毛球队的声望,扩大了世界羽坛的影响,从而加速了两个国际羽毛球组织的合并。
1981年5月,国际羽联与世界羽联宣告联合,同时恢复我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实现了我国教练员、运动员二十多年来的夙愿---逐鹿国际羽坛,争夺世界桂冠。
从此,我国羽坛健儿正式步入了世界比赛的最高舞台。
陈昌杰
1981年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行的第一届世界运动会上,我国健儿第一次参加正式国际大赛,便获得男女单打冠军,男女双打冠军的优异成绩。他们是陈昌杰、张爱玲、孙志安/姚喜明、张爱玲/刘霞。
1981年10月7至11日,第一届世界杯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陈瑞珍、李玲蔚分获女单冠亚军。
五、第一次勇夺汤尤杯,走进全盛黄金时代阶段(1982—1990)
1982年3月,全英锦标赛,我国选手就获得了女单、女双的冠亚军。她们是李玲蔚、徐蓉、林瑛/吴迪西、徐蓉/吴健秋。
在5月的汤姆斯杯决赛中,我国健儿们第一次在国际羽联举办的正式国际比赛中与印尼队争夺冠亚军。
我国选手不畏强手,顽强拼博,在第一天1比3不利形势下,第二天团结奋战,栾劲以2比1战胜梁海量,紧接着韩健又以2比1战胜了林水镜。此时,场上比分是3比3,大大鼓舞了中国队员的士气。接着陈昌杰又一鼓作气以2比0打败庞戈,中国队反以4比3领先。第四场由孙志安/姚喜明迎战1981年全英锦标赛男双冠军卡托诺/哈里扬托,经过三局苦战,我队又以2比1取胜。中国队连胜四盘,反败为胜以5比3将汤姆斯杯已揽入怀中。最后5比4中国队第一次击败了曾七次获得汤姆斯杯冠军的印尼队,首次在代表男子羽毛球最高荣誉的汤姆斯杯上刻上了中国的名字。
英雄的名字我们应该记得,他们是栾劲、韩健、陈昌杰、林江利、陈天龙、陈跃、孙志安、姚喜明。
1982年,我男女选手在日本、德国、瑞典、丹麦、香港、的公开赛中均取得优良成绩。开创了我国羽毛球在世界羽坛的新局面,为整个八十年代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明了我国羽毛球事业欣欣向荣,后继有人,具有与任何羽毛球强国相抗衡的实力,是真正的“有冕之王”。
本文作者与侯家昌、韩健合影
1984年,中国女队第一次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十届尤伯杯赛,以5比0战胜英格兰队也第一次把中国的名字刻在尤伯杯上。这些巾帼英雄的名字我们也应该记得,她们是张爱玲、林瑛、吴迪西、吴健秋、徐蓉、钱萍、韩爱萍、李玲蔚。
在她们的带领下,中国女队一直把这个优势保持到1992年勇夺尤伯杯五连冠的美誉。又相继涌现了新的世界冠军。她们是郑昱鲤、施文、辜家明、关渭贞、黄华、周雷、赖彩勤、唐九红、农群华、史方静、姚芬、史晓惠、吴宇红、林燕芬、叶钊颖。
1986年,以韩健、杨阳、熊国宝、丁其庆、李永波、田秉义、周金灿、张强的中国队,在印尼雅加达完成了“虎口拔牙”的重任。
在他们的带领下,在1988年、1990年均在外电称为“中国三剑客”的赵剑华、杨阳、熊国宝的横扫欧亚,所向披靡中以三场单打获胜决定胜局取得冠军,获得三连冠的称誉。
相继涌现了新的世界冠军,他们是陈红勇、陈康、吴文凯、刘军、郑昱闽、黄展中、张青武。
同时,在1987年的第五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和1988年的世界杯羽毛球赛上,中国队囊括了全部5个单项的冠军,创造了一个国家在羽毛球单项比赛中包办全部金牌的历史。这一时期创造了中国羽毛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六、男女队滑坡、女队重振雄风、男队苦斗再创辉煌阶段(1991—2004)
1991年后,男队“中国三剑客”相继退役,世界男双”四大天王”之一的李永波/田秉义也于1992年退役。从此,中国男队实力大减,直至2000年才又打入决赛,屈居亚军。1994年中国女队痛失尤伯杯四年之久。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我国男女队走入滑坡阶段。
1993年,李永波临危受命,从王文教、陈福寿、侯家昌等老一辈教练手中,接管了正处于低潮的中国羽毛球队的帅印,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组建年轻化的教练班子,整顿队伍的组织纪律,强调了心中要有祖国。在他雷厉风行、治军严格作风的影响下,中国羽毛球队终于走出了低谷,于1995年首次夺得象征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苏迪曼杯,并在1997年和1999年连续蝉联该项赛事冠军。
葛菲/顾俊
1996年,中国女双葛菲/顾俊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97年,世界锦标赛中获得三枚金牌,标志中国羽毛球队再次成为世界最强的队伍。
1998年,中国女队捧回了阔别四年的优伯杯,并又把优势保持到2004年夺得四连冠。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我国新一代年轻选手打出了士气,张军/高凌勇夺混双冠军,吉新鹏连过数关夺得男单金牌,葛菲/顾俊再次蝉联奥运女双金牌。最后,由龚智超再夺第四枚奥运羽毛球女单金牌。
2004年,中国男女队第二次在印尼这个羽毛球王国里,再次,重演了“虎口拔牙”的一幕。男队夺回了阔别十二年之久的汤杯。他们是:林丹、鲍春来、夏煊泽、陈宏、蔡赟/傅海峰、桑洋/郑波、陈其遒。
七、不要忘记创业奠基的第一批国家级老教练的功勋 (1991—至2004)
中国羽毛球队,从1954年由王文教、陈福寿、黄世明、施宁安开始组建了中国羽毛球队,至1956年福建组建省级第一支羽毛球队,可以说已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
中国羽毛球队弱小兴起到显赫强盛,成为“无冕之王”,还是“有冕之王”。中国羽毛球界,产生了多少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这些老一批国家级教练。他们是:
王文教、陈福寿、林丰玉、杨人燧、林建成、徐权芳、赖家椿、王晓、付汉询、蒋永谊、尤广礼、黄益冲、侯家昌
上一篇:铭记历史!揭秘“两弹一星”电影《绝密工程》开机仪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