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明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何谓美好生活?“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范围是多样而深广的。但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追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诉求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学说广为人知,他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人的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简单说来,就是当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有了保障以后,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我国一直要面对的核心任务就是能不能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和努力,党和政府终于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民的生活需求就会升级,于是,新的需求出现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出现了。“广场舞”引发争议,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引来批评……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事论事的话就会认为它们是一些负面现象,但如果跳开一点来看,这些新问题新现象折射出来的其实恰恰就是人民生活需求提质升级的历史大趋势,于国于民,这都是可喜的。这意味着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启。
要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发展的脚步不能停。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追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诉求之一,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自觉的回应,前所未有地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是新要求、新挑战,但同时也意味着,在新时代里,文艺、文化事业大有可为!(李 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