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鸦片战争的“脱口秀”



  近日,知名学者张鸣的新著《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出版。该书共分十卷,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写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选取这期间最著名的十段政治历程,全景式展示充满波澜壮阔的真实近代史,揭示这段几经波澜的历史与国人今日问题之间的渊源。《开国之惑》是这个系列的第一册,主题为两次鸦片战争以及战前与战后的局势分析和后续影响,表现以英国为代表的近代西方世界与清王朝这个古老帝国的第一次剧烈碰撞,以此揭开百年近代史的开端,展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矛盾和潜在发展方向。

  两次鸦片战争,先后相隔差不多20年,但写在战争上面的主题,却是一个:逼中国开门,开大门,而且拖中国进入西方的世界。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局,门开了,此后的中国,就成了世界的一员。无论有多少人想把中国拉回去,重建过去的天下,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本书详细描述了中国被迫打开大门的前因后果和近代中国落后的根由。

  把屈辱的历史冷静地讲出来,透过历史缝隙,读懂近代中国落后的根由。相信,这是著名学者张鸣书写《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的初衷。著名学者李零表示:“读张鸣的文章既可以有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

  从细微处看到历史的全貌

  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书市面上有很多种,张鸣这本书的主框架基本依循了时间顺序,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分析得比较透彻。难得的是,作者也分析了这场战争之所以会爆发的我方原因。

  犀利幽默是他惯有的语言特色。看他讲历史,就像在看一场脱口秀,三言两语戳中要害,毫不留情。

  提及中国鸦片走私的黑幕,他说:“来华的外国商人都知道,只要塞点钱,什么违法的事情都可以通融,越是有关卡,就越可以通融。中国的关卡,等于是提示人们贿赂的。”

  提及当时的官场,他说:“中国官方的所有职位,都是干什么吃什么。陆地上的衙役吃的是官司,那么水上的水师吃的就是缉私。”“真的遇到清廉的官员,大家都会以为他疯了。当然,疯了的人,官一般都是做不长的。”

  历史的原貌在他详细的描述中清晰了。林则徐、琦善、叶名琛这些近代史上符号化的名字在书中都有了比较生动的样子。“广东巡抚叶名琛个子很高,180(厘米)左右,但是人很邋遢,袍子穿得很脏,都不肯洗。家里有钱,却很节省,为官也清廉。”

  大的历史事件和小的历史细节相呼应是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色。张鸣曾说过,他喜欢“小历史”,喜欢研究那些不太出名的小人物的笔记、日记,从细微处看到历史的全貌。这使得他的视角更独特,给读者呈现更有趣的历史。

  “后来琦善被抄家,一共抄出金锭、金条、金叶约7100余两,元宝1438个,每个元宝重25两,共计35950两。另外还有散碎银两46920两,至于珠宝和古董,没有详细列出。此外还有2500多公顷的土地,以及大量的店铺铺面。”

  “然而道光皇帝并没有把这些抄来的钱收进国库,而是交给军机大臣穆彰阿去"生钱",希望能够靠生出来的钱养些八旗的兵丁增加点装备关键时刻去打仗。于是穆彰阿就用这笔钱去放贷,田地和店铺都租出去收租子。据说这些利息,加上另外一位被抄家大臣的家底利息,搁在以前,可以养活400个披甲人,但最后这些钱真正的去向,谁也不知道。”

  这样的小插曲出现在书中,读者似乎可以透过历史缝隙窥探到当时的政治体制、国家经济究竟腐化到何种程度。当然,根据作者的写作特点,是不会一本正经全篇引用数据和典故的,他喜欢把历史讲成故事,官员们阳奉阴违的黑色幽默也时不时穿插在书中。

  “圆明园被烧之后,咸丰帝想到里面存放着清朝历代皇帝的画像,忙命两个大臣去找。幸而这不是什么珍宝,没有被抢劫。然而这些列祖列宗的画像每个人的脸上都被踩了脚印子,有的还被扯破。两位大人原本打算拿去交差的,转念一想,列祖列宗这副尊容被皇帝见了还不雷霆大怒,讨个没趣也就罢了,万一……于是,点把火,把这些劫后余生的"御影"烧了。给皇帝回话说,都被鬼子烧了,一张没剩。”

  此外,非常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作者大胆地揭示了在鸦片战争中部分中国百姓的行为。“英法联军里,英军一万八(人),法军七千(人),还有两千五百名从中国南方征集来的中国苦力,这些人尽管要冒着被中国军队抓住遭受酷刑的危险,但为了每个月9两银子的报酬,也都乐于从军。在英法联军的入侵中,他们运给养、抬伤兵、送弹药,十分卖力。”这在以往的历史书中是很难见到的。

  如果不能正视这一点,如果不愿意看到镜子里的另一面,我们就永远不能看清落后的原因,不能真正从历史中总结成败的教训。

  中国近代史可歌可泣,在强敌入侵的同时,官员将领士兵不乏英勇善战之辈,视死如归者比比皆是,但是,张鸣也指出了核心问题:“从军事角度看,这个民族缺少个好领导,并需要讲点科学。”两次鸦片战争,二十年的阵痛,中国终于变了,被拖进了西方的世界,尽管有十二万分的不情愿,古老的中国还是进到了这个世界里。慢慢开始适应,学习这个世界的规则。看到这样的历史,我们在屈辱之余,应该开始思考如何不再屈辱的方法。

  文 张丽婕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武夫治国梦》《历史的坏脾气》《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历史的底稿》等。


上一篇:史上最奇葩的育儿脱口秀《大咖对奇葩》即将在宝宝树小时光上线!

下一篇:有声大师艾宝良“转型”脱口秀“说宋江”粉丝称赞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